在雞群生長過程中,預防雞群感染疾病仍然是重中之重,傳播途徑主要受人為因素的影響,切斷傳播途徑對防控雞群感染疾病具有重要意義,所以說切斷疾病傳播途徑是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措施。在此將常見的主要傳播途徑:種蛋傳播、孵化廳傳播、空氣傳播、飲水或飼料傳播、設備傳播等進行詳細介紹,并根據傳播特點進行防控,避免雞群攝入病原體,切斷疾病傳播途徑,確保雞群處于健康狀況。
1.種蛋傳播
種雞感染一些傳染性疾病后,病原體不僅能夠危害種雞的生殖系統,還存在一些生殖器官內部,在種蛋形成時侵入里面,或者在種蛋經過輸卵管、泄殖腔時,病原體黏附在蛋殼表面,或者種蛋接觸都被污染的孵化器具、人員,這些病菌就會對出殼后的雛雞產生侵害,致使雛雞感染發病。目前能夠通過種蛋進行傳播的疾病有:大腸桿菌病、沙門氏菌病、支原體、白血病、傳染性貧血、包涵體肝炎、雞腦脊髓炎病、減蛋綜合癥等。
根據種蛋傳播方式,首先需要加強種雞管理,提高種雞體質和免疫力,做好防疫工作,接種免疫疫苗,預防種雞感染傳染性疾病。然后可以根據種雞感染病菌情況,使用廣譜抗生素藥物來預防雞群感染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類細菌病,殺滅輸卵管內存活的病菌,減少細菌附著種蛋表面的風險。然后做好孵化廳的消毒衛生工作,及時對所有的用具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和消毒,孵化廳人員在接觸種蛋前需要對雙手進行消毒處理,減少孵化器具和人員對種蛋造成的污染,進而切斷種蛋傳播疾病的機會。
2.孵化廳傳播
種蛋孵化過程中落盤后,雛雞開始啄殼,自身進行呼吸,如果種蛋表面和絨毛中存在病原菌,就會對孵化環境造成污染,病原菌可以通過呼吸道侵擾雛雞,引起雛雞感染疾病。通過孵化廳進行傳播的疾病有:沙門氏菌病、大腸桿菌病、禽曲霉菌病和肝炎等。為了切斷孵化廳傳播途徑,建議在種蛋落盤后,每經過8小時對出雛器進行熏蒸消毒1次,每平方米使用甲醛48升,使用高錳酸鉀24克,這樣可以將出雛器內存活的病菌徹底滅活,減少對雛雞造成的侵害,保證出殼后的雛雞處于健康狀況。
3.空氣傳播
通常情況下,雞群感染呼吸道疾病后,病原體可以通過咳嗽或鼻液等排放到自然環境中,對飼喂器具、飼料或飲水造成污染,被健康雞只攝入機體而感染發病。有的病原體還可以通過病雞糞便排放到空氣中,可以附著在灰塵中,通過風力傳播到很遠的地方,然后侵入健康雞只體內,發生各種傳染病。經過空氣傳播的疾病有:新城疫、支氣管炎、鼻炎、喉炎、支原體、馬立克等。應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,每周定期帶雞消毒2-3次,減少空氣中病原菌存活數量,尤其是雞群發病后,需要每天消毒1-2次,選擇對雞只呼吸道刺激性小的藥物來消毒,避免加重呼吸道疾病癥狀。最好在進風口位置設置消毒過濾網,充分消毒處理進入雞舍的空氣,有效降低空氣傳播疾病的風險。針對糞便排泄的病原體,需要定期清理糞便,將糞便運輸到遠離雞群的地方進行發酵處理,對雞舍及時沖洗和消毒,避免病原體黏附到空氣粉塵中而進行傳播。
4.飼料或飲水傳播
常言道:病從口入,雞群感染疾病大多由攝入被污染的飼料或飲水引起的。一般病雞排泄的糞便或分泌物可以對周圍環境或飼喂器具造成污染,如果清洗或消毒不嚴就會進一步污染飲水或飼料。有的飼料在運輸或加工過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,有的使用飼料原料質量較差或存在不當,促使霉菌繁殖和霉菌毒素超標,這樣都會增加雞群感染發病的風險。
首先制定合理的飼喂程序,定時定量飼喂雞群,保證飼料營養充足的情況下,避免飼料蓄積過量造成飼料浪費或受到污染變質。然后定期對飼喂器具進行清洗和消毒,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處理,減少病原微生物存活數量,避免對飼料造成污染。同時定期清理水線管道,防止病原菌在飲水中繁殖,也可以避免水線內形成生物膜。選擇優質的飼料原料,嚴格控制原料中水分的含量,尤其是使用魚粉或肉骨粉時,防止發霉變質引起黃曲霉素超標。合理加工飼料并且妥善保管和運輸飼料,避免飼料受潮發生霉變,減少霉菌毒素對雞群產生的嚴重危害。
5.糞便傳播
病雞主要靠排泄糞便向生活環境中排放病原體,所以說糞便是疾病傳播的重要途徑。例如馬立克、大腸桿菌病、寄生蟲病等都可以通過病雞的糞便和分泌物排泄病原體,病雞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,如果清理不徹底或者消毒不嚴格,很容易被健康雞只攝入體內而感染發病。
平養雞群在空舍期間,需要從里到外將糞便徹底清理干凈,并將糞便集中起來用泥土封閉起來發酵處理,利用生物熱可以很好地殺滅里面存活的病原菌,這樣對殺滅寄生蟲蟲卵非常有效;\養雞群需要每天定期清理糞便,并隨后進行清洗和消毒工作,避免糞便對地面、籠具或飼喂器具造成污染,而殃及鄰近雞群。
6.設備傳播
一個雞場內往往共同使用運輸飼料、種蛋的車輛或消毒設備,這些設施用具就會成為傳播疾病的重要媒介。如果管理松懈就會疏忽對種蛋箱和運輸車輛進行消毒處理,尤其是從外面進入雞場的飼料車輛,就會成為攜帶病原體的媒介,給健康雞群帶來巨大威脅。生產中經過設備傳播的疾病有:新城疫、傳染性喉氣管炎、支原體等。
重視對用具和設備的消毒,每個雞舍必須將本舍的用具固定存放,并嚴格消毒,從外面借用工具和設備時,需要認真清洗和消毒,避免將病原體攜帶進入雞舍。從外面進入雞舍時,應腳踏消毒池,并定期更換消毒池內的消毒液。在雞群淘汰時,必須讓車輛停留在雞場外面,用本場車輛將雞只運輸出去,減少外面車輛和籠具對本場造成的污染。有條件的養雞場最好設置料塔,不讓運輸飼料的車輛入場,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疾病傳播概率。
7.不同批次之間的傳播
一個雞場內飼養兩個批次以上的雞群時,大齡雞群經過免疫接種可以獲取一定的免疫力,自身不會出現明顯的發病癥狀,但是可以向環境中排放弱毒或寄生蟲蟲卵,時刻威脅著幼齡雞群的健康。通過不同批次之間進行傳播的疾病有很多,例如:沙門氏菌病,傳染性鼻炎,支氣管炎、球蟲病和組織滴蟲病等。
規;B雞場必須采取全進全出式飼養模式,能夠有效避免不同批次雞群之間相互傳播疾病。在一個雞場飼養同批次的雞群,不僅方便飼養管理,使用統一的飼料和飼喂方式,最重要的是雞群進行免疫接種后,機體能夠產生高度一致的抗體水平,不會受到外界野毒的感染。尤其對于防控寄生蟲疾病非常有利,因為寄生蟲疾病容易通過糞便進行傳播,在雞群淘汰后可以進行徹底的清理和消毒。
總之,雞群發生疾病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切斷疾病傳播途徑,養雞場需要建立嚴格的衛生防疫體系,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,正確掌握實際生產中疾病傳播的主要途徑,認真做好衛生消毒工作,保持雞群生活環境和孵化廳干凈衛生,減少病原微生物接觸健康雞只的機會,確保雞群處于健康狀況。
客戶是永遠的朋友 ,人才是勝利的資本。